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不予受理10大原因公布 |
11-15 |
·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:人工智能如何改變我們 |
11-15 |
·院士張杰捐款,在上海交大設獎 |
11-15 |
·事關曹德旺投資百億的大學建設,福州市委現場辦公 |
11-15 |
·丘成桐:做大學問的3個階段 |
11-14 |
·頂尖科學家最關心的事,等到大學就太晚了 |
11-14 |
·唐本忠院士:呼喚從分子論向聚集體科學的研究范式轉移 |
11-14 |
·掛科甚至退學的本科生越來越多,老師認為“已盡力” |
11-14 |
·十年潛心科研,曾與死亡擦肩而過,他用新技術幫助了10萬人 |
11-13 |
·古巴科學家裴德樂:來到中國,我的生命仿佛又延長了很多年 |
11-13 |
·巨星隕落,中國工程院院士秦裕琨逝世 |
11-13 |
·柳大綱:一生我愿意,常恥為身謀 |
11-13 |
·香港舉行邵逸夫獎頒獎禮 丘成桐等7位科學家獲獎 |
11-12 |
·《科學》(20231110出版)一周論文導讀 |
11-12 |
·論文一作“奇葩”回應抄襲舉報:不是我寫的,一篇綜述而已! |
11-12 |
·著名工程力學與計算力學專家鐘萬勰院士逝世 |
11-12 |
·2023菠蘿科學獎,看這群科學家如何嚴謹地“搞笑” |
11-12 |
·工作8年后再讀博,她如何成為一名頂尖科學家? |
11-11 |
·《自然》(20231109出版)一周論文導讀 |
11-11 |
·頂尖科學家的遺憾:如果不讀博士,我可能會有更多孩子 |
11-11 |
·中國科協主席萬鋼: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 |
11-11 |
·玩得“野”!95后北大博士生收獲“命中注定的論文” |
11-10 |
·懷念恩師汪忠鎬院士:解反流之苦 做學科典范 |
11-10 |
·學生狀告老師剽竊科研成果案終審勝訴 |
11-10 |
·王琎:會通中西科學文化的踐行者 |
11-10 |
·申博后“死得不明不白”?他逆襲后總結出關鍵經驗 |
11-9 |
·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施敏去世,被稱為“半導體一代宗師” |
11-9 |
·不聽學姐的話有啥“后果”?成為武大教授、發表全球領先成果 |
11-9 |
·珍惜生命!警惕化學與生物醫學實驗室的“沉默”殺手 |
11-9 |